中國、歐洲碳價趨勢與各國行情
碳價(carbon price)指的是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設定一個價格,像是碳稅價格、碳費價格、碳配額價格等,代表碳排成本,各國政府會針對企業進行收費。碳價受國際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波動,卓洋永續定期更新歐盟和中國的碳價走勢,助您快速掌握國際碳價動態。
歐盟最新碳價趨勢(2025/3/31更新)
2025年3月,歐盟排放配額(EUA)平均價格為每噸68.69歐元,較前一月大幅下跌了9.15%。綜觀3月份,歐盟碳價呈現下滑趨勢。儘管年初時一度上漲至每噸82歐元,然而至第3季度底,價格最低來到每噸65歐元。
3月下跌走勢主要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天然氣價格波動,以及市場預期未來配額供應緊縮所影響。整體而言,市場對配額需求減少,以至壓抑了價格。未來,伴隨著國際貿易緊張加劇,以及歐盟鬆口可能對碳關稅時程的調整,預期4月份EUA價格仍將處於動盪區間。
中國最新碳價趨勢(2025/3/31更新)
2025年3月,中國碳排放配額(CEA)平均價格為每噸人民幣88.13元,較前一月跌了3.64%。截至第3季度底,中國碳價已連續5個月下滑,本月價格均維持在每噸人民幣90元以下。
綜觀3月份,中國政府宣布了多項舉措恐將影響市場行情。生態環境部3月正式公告擴大全國碳市場,預期將覆蓋全國逾60%排放量,然而,初期配額分配較為寬鬆,對價格產生的壓力小。
其次,中國宣布增強煤炭供應能力,不過考慮到政府同樣對再生能源大舉投資,將對市場釋放出複雜訊號。整體來說,由於碳市場新進者的履約壓力尚未顯現,CEA價格仍將維持下跌走勢。
新加坡的碳價趨勢
新加坡的碳價政策在亞洲地區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國自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碳稅機制,成為東南亞首個採取碳定價制度的國家,並成立氣候影響力交易所(CIX)促進碳權交易。作為亞洲碳定價的先驅,新加坡的政策不僅在國內產生深遠影響,還可能引導鄰國在氣候政策和碳定價方面的實施和發展。
新加坡計劃逐步提高碳價,2023年將碳稅從每公噸5新元大幅提升至25新元,盼推動碳排大戶採用減排技術。根據規畫,2026年碳價將進一步上調至每公噸45新元,並計劃在2030年達到每公噸50至80新元的目標,以加快碳減排步伐。
全球碳市場的發展已成為企業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無論是歐美主要經濟體推動的碳定價,還是亞洲地區日益增長的碳市場潛力,國際間紛紛計劃推出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