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新永續報告分析
《2025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5大重點:
1.「職業健康與安全」首次超越「經濟績效」成重大主題Top 1。「氣候變遷風險」、「資訊安全風險」與「法規風險」連3年成企業關注風險議題Top 3
2. 永續治理從承諾邁向建構,資本額20億以上企業35.4% 已將ESG績效與薪酬做連結,近9成設立永續委員會
3. 金融保險業「碳權作為」揭露程度高,5成資本額100億以上之企業揭露內部碳定價行動
4.【亞太地區】臺灣連3年穩坐冠軍寶座,「SDGs 營運整合度」高達84%,成為亞太區標竿
5.【亞太地區】同步發表亞太10國Top 10「ESG儀表板」,一次概覽亞太各國市值前10大企業永續作為
《2025 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此次研究分析574 本 2024 年永續報告書,聚焦資本額 20 億以上的臺灣企業,剖析臺灣及亞太區企業在治理、環境、社會三大核心面向的現況與趨勢。
其中臺灣企業TOP 3 重大主題為「職業健康安全」、「經濟績效」與「教育與訓練」。「氣候變遷風險」連 2 年居首,而「新技術、產品及服務開發風險」首度入圍,反映企業在創新過程中對轉型風險的關注升高。
企業治理正從「承諾」邁向「制度深化」
88.2% 企業已設立永續委員會,77.4% 定期向董事會報告 ESG 事務,顯示永續已融入企業長期營運策略。此外,35% 企業高層將薪酬與永續績效連結,81.2% 永續委員會已指定代表,顯示 ESG 行動已由單一職能擴展至跨部門協作,並逐步落實至日常營運。
企業的減碳行動與生物多樣性正走向雙軌實踐
本次報告顯示,67.2% 企業已揭露淨零目標,且有此外62% 企業已制定長期目標,展現從短期應對轉向長期規劃的趨勢,94.4% 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其中56.8% 企業涵蓋範疇三(供應鏈)排放,但主要仍限於組織內部邊緣範疇,顯示企業在上下游碳盤查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然而企業在人權制度化管理上仍有明顯進步空間,報告以有設定人權相關目標的152間企業為分析基準,僅有 57 家進行人權盡職調查,95家簡單提及,顯示大多數企業仍未建立完善內部人權風險評估機制。
亞太10 大國家地區永續發展呈M 型化趨勢
整體亞太區企業組織永續發展呈現明顯「M 型化趨勢」,總體而言,臺灣、新加坡和南韓在永續發展方面表現穩定且突出。臺灣自2022 年開始連續3 年穩居榜首,並在 2024 年取得最高評分77.1%。
亞太區企業SDGs 透明度揭露逐步改善,指標揭露率穩步上升,但具體目標設定與檢核機制仍待強化。亞太地區SDGs營運整合度平均 56.7%,其中臺灣以 84% 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