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物料短缺的浪潮下 消費品製造商如何因應?
《2025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25 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is, 2025 GRFC)指出,2024年報告調查的65個國家/地區中,有53個國家/地區面臨高度嚴重糧食不安全,影響人口比例高達22.6%,且比例已連續第六年上升。這場危機不僅威脅民生,更對全球消費品製造商的原物料供應構成重大挑戰。
根據2025 GRFC報告,糧食危機並非由單一因素所致,而是由政治衝突與動盪、氣候災害與經濟衝擊三大因素交互影響,導致農業生產與供應鏈全面受創:
政治衝突
政治暴力事件衝擊家庭的糧食生產與取得能力,2024年全球每八人就有一人暴露於衝突中,政治暴力事件亦在一年內增加了25%。
氣候變遷
糧食安全亦受到聖嬰現象的影響,2024年平均氣溫創歷史新高,氣候變遷導致洪水、乾旱和氣旋的嚴重性增加,在南非更造成大範圍歉收與家畜死亡。
經濟衝擊
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疲弱,然而乳製品、肉類和植物油的糧食價格指數卻是逐月上漲,整體經濟疲弱但食品價格仍處於高位,造成糧食安全危機。
現今氣候變遷已不再是短期風險而是結構性挑戰,極端天氣改變農業區域和降低農作物產量,擾亂全球糧食供應鏈。據採購和供應鏈管理公司 Inverto觀察,極端天氣導致農作物產量不穩,引發價格劇烈波動,2024年咖啡和可可價格分別上漲103%和163%,葵花籽油則是上漲56%。對於全球最大的快速消費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 CPG)製造商而言,氣候變遷已威脅到食品超市熱門商品所用原料的供應,透過定期與大型食品製造商交流,尋求方法以克服供應鏈不穩定的因素,並透過以下方法應對氣候變遷對原料供應鏈影響:
垂直整合
垂直整合使CPG企業能夠更好地控制原料的生產和質量,並使其能夠在氣候變遷威脅較小的地區開展業務;亦可自主掌控原料生產、供應鏈路線、加工、製造、行銷和零售。
技術投資
AI可以幫助優化產量並預測氣候變遷威脅,例如:百事可樂利用衛星圖像和機器學習,提高樂事洋芋片的馬鈴薯產量。其他技術如植物細胞栽培,在不銹鋼罐中而非田間種植植物材料,可以提供替代原料生產方法,克服傳統農業的限制。
供應商多元化計畫
供應鏈多元化計畫可協助CPG公司降低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所帶來的風險,CPG 可整合來自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中小型企業,確保作物持續健康生長。
替代成分
如果原料的取得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而受到限制,CPG 可研究和開發替代成分。
全球極端氣候事件所導致的糧食危機已轉為結構性風險,大幅度地影響農業生產與供應鏈,食品製造商和零售商應該實現供應鏈和採購策略多樣化,減少過度依賴受農作物歉收影響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