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爭執不下,應思考碳經濟!
環境部碳費尚未公布,各界已經對於碳費價格陷入膠著戰。不過國際金融專家提醒,太執著在碳費的數字價格容易失焦,應從「碳經濟」的全面性角度看待、將其視為綠色經濟,並建議可參考日本作法,為產業找到碳定價的科學基準。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證券交易所大中華區業務發展副總監陳淑敏則提醒,「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fee(費用),而是要從carbon economic(碳經濟)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碳的覆蓋是全面性的,「包括碳外交、碳經濟、碳金融、碳競爭力…這是包括整個綠色產業的發展。不管是碳稅或碳費,它只是一個數字,但如果太聚焦在這個數字上,你就會失焦。」陳淑敏解釋,碳定價的基準,是用來對焦一個國家碳經濟。
至於在「自願性碳權」的機制上,陳淑敏認為可以參考日本作法,而這其實也可以作為碳定價的參考基準。他舉例,像是日本環境省透過「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組織了27個國家、日本的180幾個企業,共同去開發碳權,研擬出碳權的交易和抵換機制。
因為很多日本企業在海外,例如菲律賓、越南等國家,也會需要當地的碳權抵換,但是不同國家之間的GDP有落差,因此在日本1噸碳的成本,就和菲律賓的1噸碳不一樣。「日本就透過JCM計畫,和這20幾個國家協議,找出基準,日本就是取得他的碳的競爭力。」
「透過這樣的計畫,找出這個pricing(定價),也才會很精準的找出這個國家的carbon tax basement(碳費基礎),這是非常科學的手段。」陳淑敏認為,台灣最強的半導體產業,也應該建立類似的機制。他也提醒,在做碳盤查時,是要服務整個供應鏈、而非一家公司,是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