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專利成企業發展利器

經濟部TIPS(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宣布,2026年起,公司治理評鑑將改為ESG評鑑,並將環境面與社會面的權重提高。屆時TIPS也將納入評鑑,企業透過TIPS確保智慧財產(IP)管理與ESG連結,例如綠色專利、綠色商標等,穩定風險的同時幫助企業在公司治理評鑑加分。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自2005年開始推動TIPS,透過頒證典禮為企業打造智慧財產管理標準。藉由系統化機制,TIPS協助企業強化專利、商標與營業秘密管理,並能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

金管會證券期貨局局長張振山表示,在公司治理評鑑中,導入 TIPS 的企業可獲得額外加分,而排名前5%的企業多已通過 TIPS 驗證。他說,2024年入選道瓊永續發展世界指數(DJSI World Index)及道瓊永續發展新興市場指數(DJSI Emerging Markets)的台灣企業中,也有近8成通過TIPS驗證。

根據企業或組織的智慧財產管理能力,TIPS 評鑑由難至易,共分為A、AA、AAA三個等級,每年發表評選結果。而最受注目的AAA級,2025年由台積電一次挑戰拿下,入選AA的日月光及群聯,則是從原本的A級晉級。

A 級(基本等級) AA 級(進階等級) AAA 級(卓越等級)
・企業已建立基本的智慧財產管理制度。
・有基本的智慧財產風險控管機制。
・主要適用剛開始導入智慧財產管理的企業。
・企業的智慧財產管理制度已相對完善。
・除了風險控管,還具備智慧財產策略規劃能力。
・企業能夠有效利用智慧財產來支持營運與競爭策略。
・企業的智慧財產管理體系達到最高標準。
・具有完善的智慧財產佈局與商業化策略,能夠將智慧財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
・企業已建立國際化的智慧財產管理能力,能有效應對全球市場的智慧財產挑戰。

18%洩密糾紛源於外部活動,永續供應鏈需重視營業秘密管理

台灣企業在技術保護上多偏重專利,但更嚴謹的作法應是透過營業秘密與專利交叉保護。

營業秘密涵蓋三大要素:保密性、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價值,以及是否採取合理的保密措施。此時,TIPS可發揮關鍵作用,成為企業在營業秘密糾紛中證明已採取合理保密措施的重要依據。

隨著永續供應鏈的發展,企業與供應商等外部夥伴接觸營業秘密的機會日益增加。然而,根據2013年至2024年的營業秘密訴訟統計,18%的洩密糾紛源於外部活動。

鄒宗萱建議,企業除強化內部管理外,對於外部合作應加強三大措施,以降低洩密風險:

  1. 與外部單位需簽訂保密合約;
  2. 機密資料對外提供的流通控管:將資料加入足以識別資料來源、機密字樣等浮水印,並僅提供線上瀏覽、不可下載等;
  3. 供應商稽核:如確認供應商是否落實營業秘密權限控管、依約在結束合作關係時銷毀或返還營業秘密等。
根據 2013 年至 2024 年的營業秘密訴訟統計,有18%的洩密糾紛源於外部活動。因此企業除內部管理外,也要加強外部管理。

透過綠色商標及專利,ESG能有效連結智財

自2026年起,公司治理評鑑將正式轉型為ESG評鑑,評選標準將不再以「治理」為唯一重心,而是同步拉高「環境」與「社會」兩個面向的比重。在這樣的變革趨勢下,作為重要加分項目的 TIPS開始關注如何協助企業有效地將智慧財產管理連結至環境與社會面。

企業可以從「綠商標」作為切入點進行布局。不過,他強調,所謂綠商標並不是指商標顏色是綠的就算數,而是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需實際與環保相關,並取得對應的認證。

企業可依據自身欲進軍的海外市場,參考該國智慧財產機構的認證標準,例如歐洲專利局(EPO)、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所頒布的「人道商標獎」等,作為策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