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淨零、供應鏈管理、人權趨勢
PwC Taiwan表示,企業首要關注的永續議題,隨著時間經過而有所不同。管理階層必須持續辨識永續風險與機會,以適時滾動式調整企業的永續策略。以環境面議題為例,PwC發布的《2024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指出,若要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企業須以20倍的速度減碳,包括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至於社會面議題,隨著歐洲議會正式通過《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以出口貿易為主的臺灣,除了思考如何將減碳成效擴及至供應商外,人權盡職調查亦是關注的重點。此外,臺灣在2026年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後,企業如何溝通永續績效,避免漂綠而誤觸法網,則是治理面重要的議題。
(PwC研究指出若要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企業須以20倍的速度減碳。
根據 PwC《2024 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2023年全球碳密集度僅減少 1.02%,降幅為十年來最低,因此,許多國家正加強對碳排放的監管力道,尤其是範疇三及產品碳足跡的揭露。此外,由於供應鏈碳排為企業總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張嘉宏指出範疇三與產品碳足跡為下階段的重點,然而實際面大型集團,光在第一步碳盤查的過程,大量數據的彙整就已是一大挑戰。企業面臨減碳的壓力,他提出:建制度、先低碳、後零碳三步:
(1)建立碳管理制度,了解目前碳排放的情況並分析相關風險
(2)其次採取可大幅降低碳排的手段,例如,提升能源效率、設計綠色產品、使用替代與回收材料等方式
(3)最後,再透過各種碳中和的方式,減少剩餘的碳排放,進而達成淨零的目標
來自供應鏈的碳排放量(範疇三)是直接營運排放量(範疇一及二)的 26 倍。然而,僅一半企業評估了上游碳排放所帶來的財務風險。若企業可以減少範疇三的碳排放,約能節省136億美元的成本並促進減碳4,300萬噸,同時為財務及環境帶來效益,透過供應鏈的數據,更可以有效驅動更多供應商加入正向循環,建議企業可以透過管理階層的支持、員工培訓、供應商議合、提供財務誘因等方式,重塑綠色供應鏈。
從環境邁向人權 人權盡職調查日益重要
人權議題日益受到重視,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標準 ESRS中,就提出包含企業裡員工的工作條件、公平待遇與機會、勞動相關權益等;BSR 商務企業社會責任國際協會,也針對不同產業提出人權議題識別,例如:金融產業的客戶和員工隱私、貸款實踐中的歧視;資通訊行業裡面的加密技術、兒童權利、仇恨言論等問題。國際上也制定供應鏈盡職調查法規,要求企業評估其營運所帶來的人權風險。企業若不重視人權議題,可能使消費者有疑慮、投資人卻步,產品被海關扣留,或是不符合商業夥伴要求而無法往來,更嚴重可能導致相關法律責任。
舉例而言,涉及AI的產品或服務,從研發、製造到銷售,都需要重視個人資料保護;運用大量低階勞動力的製造業需要評估是否有強迫勞動的之重大風險。因此,建議企業採取以下流程,以完善人權盡職調查及人權影響評估:(1) 制定人權保護政策、(2) 識別企業人權議題、(3) 辨識、分析、評估人權風險、(4) 制定減緩與補救措施、(5)持續追蹤與公開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