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業在TCFD框架下的現況
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核心組成部分,必須承擔起減少碳足跡、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推動永續發展的責任。不僅如此,投資者和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永續表現,特別是關注企業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提供更詳實的氣候相關資訊揭露。
透過臺大風險中心在第三屆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調查中,可以了解臺灣企業是如何回應全球減碳趨勢,以及在政府政策的引導和市場壓力的驅動下,企業提供氣候相關資訊、內部碳定價,與低碳轉型上的實際成果。
本調查內容重點可以區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本調查依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四大構面——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和目標
臺灣企業在TCFD四大構面的揭露情形
一、指標與目標方面揭露:
在當前全球氣候變遷的壓力下,企業逐漸意識到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重要性。本調查發現,在受訪企業中,超過五成(55.8%)已經公開了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數據。相較於沒有進行TCFD企業,有進行TCFD企業者則大多數已完成了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盤查(91.5%),其中約一半(50.0%)企業已通過第三方查證。
二、治理方面揭露:
本調查分別針對董事會對氣候議題的監督角色、氣候相關課程的培訓,薪酬與氣候績效的連結進行說明。首先,本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九成(89.2%)的有進行TCFD企業的董事會已經參與並監督氣候相關議題,表明這些企業在治理結構中對氣候問題的重視程度有顯著提升,也有助於提升企業在應對氣候風險時的決策效率和效果。
三、策略方面揭露:
隨著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企業是否已經為中長期的氣候風險做好充分準備呢?本調查發現,仍有近半數(48.4%)企業未能進行十年以上的中長期風險評估,也有超過五成(56.2%)企業未能量化其財務衝擊。這顯示多數企業在面對長期氣候變遷挑戰時,缺乏系統性的策略,這可能導致未來的永續經營風險加大
四、風險管理方面揭露:
在企業的風險管理中,包含了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的兩個核心概念。
實體風險(Physical Risks)主要指與氣候變遷直接相關的風險,如極端天氣事件、海平面上升等,這些風險可能對企業的物理資產和營運產生直接影響。
轉型風險(Transition Risks)則涉及企業在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政策變化、市場需求變動和技術變革等挑戰。
總結
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臺灣企業應在TCFD架構下的治理、策略、風險管理以及指標與目標四個方面,需要進行深度的自我調整和管理策略。
通過強化氣候治理、完善策略規劃、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以及明確減碳目標,企業將能夠在不確定的氣候變遷環境中,更好地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和機會,共同促進企業永續轉型與強化國際氣候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