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賽車碳排!從生質燃料布局碳抵換
賽車電影《F1》在全球票房表現強勁,讓觀眾感受到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然而F1(一級方程式賽車)追求的不只是賽道上的極速,也包含減碳的速度。
根據F1報告顯示,與 2018 基準年相比, F1在去年底的碳排放量已減少 26%,有望實現203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距離目標還有5年時間,就已完成過半的目標,究竟這項運動賽事是怎麼做到永續?
F1最大排放量並非車輛,後勤、通勤占最多
F1的減碳步伐從2019年開始,F1前執行長凱里(Chase Carey)宣布,2030年F1要實現淨零。
為此F1如火如荼展開減碳進程,然而F1的主要碳排放源並非賽車本身,根據資料,由於賽事遍布全球,FI有37%碳排為後勤、36%商務旅行、工廠與設施14%、賽事營運13%,車輛燃料碳排不到1%,後勤與物流碳排占比過半。
從車隊、賽事規劃、合作夥伴、供應商、廣播、國際汽聯(FIA)等,全產業鏈都要動起來,如今F1辦公室已實現100%再生能源,大量投資先進生質燃料研發。自2023年起已在F2(二級方程式賽車)、F3(三級方程式賽車)賽事中試行55%永續燃料,F1更預計在2026年朝向100%使用永續燃料。
截至2024年賽季,F1碳排放已大幅減少至16萬8千噸二氧化碳當量,低於2018年的22萬8千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觀賽人數不減,從400萬人飆升到650萬,全球觀眾高達8.26億。
F1賽事核心跟「技術轉移」息息相關,過去的碟式煞車、碳纖維和混合動力發動機,在正式進入消費市場前,都以每小時200英里(321公里)的速度進行鍛鍊。
F1每年約可創造25億美元的收入,當這項這項賽車運動越來越重視氣候議題,也將成為新的減碳技術最好的試驗場。
使用昂貴生質燃料仍難淨零,F1下一步瞄準碳抵換
不過F1推動淨零的過程也非一帆風順。先進生質燃料成本是傳統燃料的10倍,未來F1計劃使用的最先進生質燃料每公升成本高達300美元,碳排放改善幅度卻不高。
新加坡管理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學副教授Winston Chow則認為,生質燃料仍會排放溫室氣體,還需要透過碳捕捉技術來實現淨零,且多套設備代表碳足跡將略有增加,F1必須做出權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業永續發展中心教授維斯瓦納坦(Vish S Viswanathan)也點出,F1賽事遍布世界,不可能完全消除物流和運輸產生的排放。
考量目前不少大型科技公司藉由「碳移除」技術減排,直接空氣捕捉Spiritus執行長卡迪厄(Charles Cadieu)也提出建言,F1 可透過投資先進方法消除難以減掉的碳排,且其價格漲幅相對溫和,換算下來約每公升增加30美元,比採用生質燃料的效果好10倍。
F1 要實現完全永續發展,可能還需要做出更多妥協,例如重新安排賽程、改變比賽內容及商品限制等。不過F1 ESG負責人瓊斯(Ellen Jones)認為,F1重點是減少至少50%排放量,再透過碳抵換(carbon offset)來解決任何難以避免的碳排放,碳抵換可說是F1減碳戰略的第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