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造成空汙危害健康!

極端氣候衝擊全球,最新研究顯示,急遽天氣變化不僅可能造成天災也影響空氣品質,導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民眾,在極端天氣下更容易發病或惡化。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教授莊校奇18日透過新聞稿指出,每日溫度的劇烈變化與相對濕度的變化會導致COPD患者呼吸困難的程度及短暫肺功能的下降。

這項研究去年12月底發表於「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研究人員在2017至2022年間,針對國內930名COPD患者進行橫斷性研究,評估在極端氣候變化是否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研究涵蓋在1天、7天與30天的溫度、相對濕度(RH)和細懸浮微粒(PM2.5)的每日平均值及差異。

PM2.5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已被發現,但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極端大氣變化也會影響環境PM2.5的濃度,進而造成民眾健康的危害,例如當民眾得知今日白天高溫達攝氏26度,晚上卻會降至16度時,即應該提高警覺。因為在極端天氣變化下,溫濕度與空氣汙染加成的影響對民眾的健康危害更為加劇,容易造成患者症狀加劇或急性惡化。

2024全球風險報告,全球排名前五風險有哪些?

當前全球面臨著來自氣候變遷、地緣政治衝突等結構性力量的挑戰,「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突顯了全球風險與危機的嚴重性,闡述了這些結構性力量如何導致全球風險不斷攀升的過程。

壹、前言與概覽

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簡稱WEF)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4)在開頭即提醒全球領導人,世界局勢正受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衝突兩大危機嚴重影響,全球的前景仍充滿著不確定性,全球面臨地緣、人口與科技以及氣候變遷等四結構的系統性轉變。而今年報告的重點也在於這些結構性力量是如何導致全球風險與危機的提升。

一、惡化中的全球前景

2024年呈現的是一個惡化中的前景,如圖1,兩年內的短期風險極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加倍惡化。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受訪者(54%)也都預期2024年有發生全球性的中等危機之風險。

 

圖1 全球風險在不同時間尺度下的嚴重性。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6) (Figure A)

 

從圖2則可以看到風險種類的變化趨勢,短期內尚未進入前十大風險的極端氣候、全球生態系統變化、生物多樣性下降與自然資源短缺等極重大風險都在十年的尺度下名列前五。

 

圖2 近兩年與近十年的風險排名變化。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8) (Figure C)

 

從報告中所彙整的「長期(10年)與短期(2年)風險之嚴重程度相關矩陣(圖3)可以看到同上述提及到的一個惡化的全球風險概覽。在長期中,34個全球風險中有33個在嚴重程度得分上升,互映了前文所提及的,受訪者對這些風險在未來十年內頻率或強度增加的擔憂。

 

圖3 長期與短期風險之嚴重程度相關矩陣。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37) (Figure 2.1)

二、影響全球風險的四個結構

本次報告主要透過四個結構因素來分析全球風險。如下表2整理:

 

三、全球風險之間的網絡關係圖

除上述外,GRPS調查亦重視勾勒出不同風險之間的網絡關係。如圖4所顯示,當前最嚴重的「社會極化(societal polarization)」問題與「假訊息與錯誤訊息」之間有代表「密切關係」的粗線條相互連結;而另一項極重大危機經濟低迷(economic downturn)則與泡沫經濟(asset bubble bursts)和債務危機(debt)具有密切關聯。

 

最後環境方面次嚴重的危機自然資源短缺則可以從線條中看到,其與污染、氣候變遷以及極端氣候事件與生物多樣性流失與失衡皆具有複雜的網絡關係。

 

圖4 全球風險之間的網絡關係圖。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17) (Figure 1.7)

2024年的風險調查結果概覽

根據GRPS2024年的調查結果,圖7綜整各受訪者的觀點排名前五名的全球風險,依序為環境風險、AI產生的假訊息或錯誤訊息、社會或是政治的極化、生活成本危機以及網路攻擊。

 

圖7 2024年排名前五的風險。資料來源:作者翻譯自World Economic Forum (2024: 7) (Figure B)

 

值得留意,雖然去年(2023年)的報告中能源與糧食危機被列為頂級風險,但今年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受訪者選擇其為核心的風險。原因可能來自於調查進行時(2023年9月)尚未發生中東衝突。而上述兩危機可能隨著以巴衝突與俄烏戰爭的衝突而變得嚴重。

 

六、五大名列前茅的風險綜整

(一)、風險一: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對全球風險的格局影響非常重大,有三分之二的GRPS受訪者將極端氣候列為2024年最有可能引發全球實質危機的風險。

 

但GRPS受訪者之間對環境風險的迫切性抱持分歧的看法。這可能代表著關鍵決策者對於問題的緊急程度有不同的認知,從而延誤危機處理的時機。此外,氣候變遷即將在全球均溫變暖1.5度左右時達到不可逆轉的臨界點,而可能導致社會的集體適應能力被壓垮。

 

(二)、風險二:AI導致的假訊息或錯誤訊息

 

而AI導致的假訊息和錯誤訊息則名列第二,報告指出原因可能來自於COVID-19流行的過程中因人們的恐懼提及了假訊息和錯誤訊息發展的沃土。除此之外,AI技術使製造假訊息的成本大幅降低,將使得未來兩年內假訊息和訊息濫用將成為全球最嚴重的風險。此外因應假訊息的浮濫,資訊審查的風險也可能進一步提升。

 

(三)、風險三:社會或/和政治的極化

社會或政治的極化則不管是在今年或近兩年的排名都名列前茅(圖3)。此外,報告也指出極化和經濟衰退是全球風險網絡中會互相影響的兩項風險(圖4)。而從各風險之間的網絡統整圖中,也可看到極化與經濟衰退是驅動許多風險的重要因素與其後果。

 

極化的原因則與上述提及的AI的迅速發展與浮濫密不可分,因為假訊息的傳播,可能會削弱新當選政府的合法性,甚至導致仇恨犯罪與恐怖主義。

(四)、風險四:生存成本危機

生存成本危機仍是2024年主要的疑慮,此危機與氣候變遷、技術進步與地緣政治衝突等上述結構都密切相關。尤其使債務沈重的國家、氣候適應較低以及容易發生衝突的國家因為生存危機變高而難以進行實體的基礎建設、綠色投資與提供公民就業機會,而造成社會與環境的另一波衝擊。

(五)、風險五:網路攻擊

除了上述的假訊息與極化外,GRPS的受訪者也強調「網路攻擊」是另一項因AI技術的快速發展而變嚴重的一項風險。因現在使用生成式AI可以輕鬆且準確的將網路釣魚攻擊的內容翻譯為少數族群的語言,讓網路釣魚攻擊變得更加普遍。

 

肆、如何回應全球風險?

前述許多全球風險是相互關連的,他們演變得日益複雜、影響深遠且發展快速,可能破壞我們集體應對的能力。

 

然而在日益碎片化的世界中,仍然存在採取行動的關鍵機會。本報告提供了四種概括性的風險應對方法,根據其所需要的合作程度依序為:在地化策略(Localized strategies)、突破性嘗試(Breakthrough endeavors)、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s)與跨境協調(Cross-border coordination)。以下分別介紹:

 

一、在地化策略

 

在地化策略可以更靈活的應對風險,能提高社區對不可避免的全球風險影響的準備程度,但並沒有顯著減輕其跨國界影響。報告強調了幾種在地化的風險治理方法包含:提高公眾意識與教育、金融工具、國家與地方管制。

 

二、突破性嘗試

個人和集體的突破性嘗試對於預防或減輕風險同樣重要,大多屬於研究與開發(R&D)的範疇,在健康、環境與技術風險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而加強全球研究網路的連結可促進溝通和資源共享。公部門的支持仍是重要的,其可提供鼓勵私部門創新的誘因並促進社會對新技術和方法的接受。

三、集體行動

在此集體行動是指個人行動的總和而非合作的結果,當單一個人、或公司一起進行有共同目標的集體行動時,也有可能引發全球尺度的變革。有幾種屬於集體行動的風險治理方法:公眾意識和教育、多利益相關方參與和企業策略。在近年社會極化越趨嚴重的格局中,有效的集體行動並非易事。因此建立共同標準與知識共享的平台至關重要。

四、跨境協調

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合作可能受限,然跨境協調仍是目前應對全球風險的必要途徑之一,其形式從相互克制、解決系統最薄弱的環節到國際間的協議。小型多邊條約與協議(Minilateral treaties and agreements)及全球條約與協議屬於跨境協調的風險治理方法。

 

伍、2024年前景概覽與小結

2024年呈現的是一個惡化中的全球前景,尤其是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衝突激化兩大格局,使得短期和長期的前景調查結果都是較負面的。而留意的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革新也對人類未來的生存風險以及假訊息與社會極化帶來不確定性。

 

陸、反思:給台灣的啟示

縱覽2024年的《全球風險報告》,有幾點值得台灣留意:

一、延續去年2023年的趨勢,氣候變遷仍將是短期與長期全球皆需面對的議題,台灣公民社會與企業也不例外

 

處理氣候變遷議題不僅是公部門的職責,報告中提到的突破性的嘗試及集體行動兩種因應風險的途徑也值得台灣公民社會與私部門留意。首先,公民社會、學術界與企業的創新都會對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發揮關鍵作用。

 

除此之外,當個人或是私部門願意一同以相同目標行動時,也將會凝聚龐大力量來處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如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積極進行低碳轉型以因應氣候變遷的全球危機。

 

二、台灣的公部門應並重扎實的「在地化策略」與「跨境協調」以因應越來越複雜的風險治理

 

今年報告特別強調應並重「扎實的在地化策略」與「跨國合作」的治理途徑亦值得公部門留意。首先為了因應當前與長期最嚴峻的氣候變遷風險,公部門應更積極的推動減碳與永續治理的法規修正,並接軌國際趨勢。

 

除此之外,公部門也可以提供企業與公民社會一套更完整的「低碳轉型」架構與鼓勵措施,來更實質的落地風險治理。

 

三、近年趨勢:假訊息與AI科技對社會的影響也值得台灣留意

 

最後,報告今年特別關注AI生成的假訊息與錯誤訊息議題也相當值得台灣留意。同報告中所強調的,假訊息與社會極化將會侵害民主社會的韌性,尤其與近年快速發展的AI技術有密切的關聯。

 

因為深深鑲嵌入社會之「AI技術與社會」之間的複合風險,特別需要「在地化策略」與「跨境協調」兩者之並重。

 

 

什麼是比特幣 ETF?

比特幣 ETF 是一種追蹤比特幣價格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在傳統證券交易所交易。主要目標是容許投資者在投資比特幣,簡化投資加密貨幣的流程。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種運作方式類似股票的投資工具。它包含共同基金多樣化的好處,低成本、流動性、和股票在稅支出的效率。

比特幣 ETF 主要有兩種:

  1. 比特幣現貨 ETF :這些 ETF 反映了比特幣的即時市場價格,並以實際持有的比特幣為支持。
  2. 比特幣合約 ETF :專注於比特幣合約,這些合約不直接持有比特幣。

這兩種變體都在證券交易所交易,類似於傳統的 ETF。

比特幣現貨 ETF 與比特幣合約 ETF 有何不同?

比特幣現貨 ETF 直接投資於實際的比特幣,提供比特幣的實時價格。相較之下,比特幣合約 ETF 投資於比特幣合約,這是基於比特幣未來價格的投機工具。

什麼是比特幣現貨 ETF?簡化加密貨幣投資

比特幣現貨 ETF 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無需複雜的直接所有權即可獲得比特幣價格風險的方法。這消除了參與加密貨幣交易所和管理錢包的需要。通常,比特幣現貨 ETF 是透過以下機構的合作建立的:

  1. 具有良好業績記錄和監管專業知識的金融實體,負責 ETF 記錄。
  2. 加密貨幣託管人,受託代表 ETF 持有比特幣。

比特幣 ETF 在金融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們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更精簡、更安全的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方式,考慮到市場的波動性和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這一點尤其重要。

在決定購買比特幣ETF之前,投資者應了解其固有風險和監管考慮。加密貨幣市場以其波動性而聞名,這可能會嚴重影響比特幣 ETF 的表現。建議尋求專業的財務建議並進行徹底的研究,以使您的投資選擇與您的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保持一致。

頻繁地震,和氣候變遷有關連嗎?

從花蓮地區持續的地震活動到全球冰川消融引發的海平面上升,這些事件無不提醒我們,地球表面和地下潛藏的變化不僅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也深刻影響人類生活和安全,而台灣,作為位於地震帶上的島嶼國家,更是首當其衝。

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提醒我們,地球上的各種變化和現象都可能相互關聯。台灣在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地震,而就在兩天後,連平時鮮少發生地震的美國紐約也震動起來,出現了240年來最強的芮氏規模4.8地震,這些地震事件引發了對於氣候變遷與地震之間關聯性的討論。

過去20年間,世界冰川每年流失約2670億噸的冰,造成海平面上升及海岸侵蝕。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就指出,氣候變遷可能提高地震發生的機率,全球暖化導致冰川消融,這些冰川的質量由陸地轉移到海洋,可能增加地殼垂直變動的機率。

以喜馬拉雅山為例,2005年以來,周邊已經出現9次規模7以上強烈地震,震央均圍繞在冰川融化顯著地區,雖然喜馬拉雅山周邊地震主因是由於印亞板塊碰撞,但冰川消融造成的垂直應力變化卻是誘發的導火線,延緩全球暖化不僅影響氣候,更是降低地震發生頻率的一大課題。

冰川消融

1. 全球暖化導致冰川消融,質量轉移到海洋中,可能增加地殼垂直變動。

2. 喜馬拉雅山等地區的冰川消融可能導致周圍發生大地震的情況。

 

降雨強度增加

高降雨量會擠壓地殼穩定,降雨消失後地殼可能「回彈」,增加地震數量。

 

中研院劉紹臣院士團隊選定北緯60度至南緯60度之間的區域,針對1979年至2013年世界各地雨量與溫度資料,使用年際變異法(Interannual Difference Method, IDM)分析,即任意選擇兩年雨量計算差值,然後比對該兩年的溫度差異做統計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區域降雨變化趨勢,大多呈現強降雨增加、中小雨減少。

 

而汪中和指出,由於高溫熱浪頻繁,地表能量快速累積,加上降水強度增加,地下水位、河川水位起伏大,水位漲跌頻繁也會影響地殼穩定,也增加環境風險。

 

海平面上升

1. 海水上升導致海洋板塊荷重增加,加速板塊運動速度,可能形成地震。

 

2. 海水上升的過程可能持續加劇地震的發生。

 

板塊是相當堅硬的岩石,因此相互碰撞時必然會產生極大的應力,也就會發生地震(當應力超過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石即產生破裂,這就是地震)。這也正是何以地震活動的分佈與板塊邊界有如此密切的關係。

 

國立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管理中心研究員李錫堤表示,自冰河時期至今海水面上升130公尺,上升過程中,海水的重量導致海洋板塊增加荷重,使板塊運動速度增加,形成地震。

電動車普及讓碳排量下降

這項研究結果將電動車對氣候的抽象承諾,變成了一項具體的影響。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一項研究表明,採用電動車有助減少碳足跡;每1英里(約1.6公里)可使車輛碳排量減少2.6%,整體而言,每年可減少1.8%碳排量。

這項研究是由柏克萊化學教授柯恩(Ronald Cohen)團隊實驗和監測後得出的結果,4月發表在期刊「環境科學與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從2012年開始,柯恩在舊金山灣區廣泛建立「感測網絡系統」,如今已有超過80座感測站,當中7個在舊金山市中心,大部分位於東灣。

他當初的想法是用公共資助、較廉價的監測器,在城市進行更大範圍的安裝,來瞭解二氧化碳排放來源。估計全球高達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城市,不過很少城市擁有關於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的詳細資料。

柯恩團隊在2018至2022年期間,用數十個感測器記錄的碳排量逐步穩定下降,每年降幅約1.8%。他們發現,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地方是高速公路,推論採用油電混合車、電動車、燃油效率較高的油車有助減少二氧化碳濃度。

團隊結論指出,加州灣區大量採用電動車有助碳排量減少。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統計,加州自2016年以來,電動車、充電站數量每年都領先全美,分別占全美的37%和27%。

加州預計在2030年達到減排4成、2045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且85%的減排量要來自實際減排,而非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

柯恩表示,現在每年降幅約1.8%,但要達到加州政府的目標,每年碳排量必須下降3.7%。他說,研究結果強調,為了實現目標,必須採取迫切行動、加快腳步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已經完成這目標的一半」。

Tether 在 TON 鏈上發行 USDT

在加密貨幣市場佔有重要地位的 Tether 將其穩定幣 USDT 、 XAUT 的範圍擴展到 The Open Network(TON)區塊鏈,做出了戰略性舉措。

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 、 Telegram 創辦人 Pavle Durov 上週在杜拜舉行的「Token2049」大會上宣布這項消息,透露美元穩定幣 USDT 將於 4 月 20 日在 TON 上線,而黃金穩定幣 XAUT 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登陸 TON 。

根據 Tether 透明度頁面數據顯示,截至今(22)晨為止,USDT 在 TON 上發行的授權供應量已增至 6 千萬美元。

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 表示,TON 和 Tether 在推動開放式、去中心化網路和無國界金融體系方面有著共同的願景。

Touch Taiwan 2024

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是台灣上半年重要的科技盛會,因應近年來的產業趨勢,展示主題除保留原有的智慧顯示與智慧製造,更跨足至電子製造設備、工業材料、新創學研、淨零碳排&新能源等領域。

碳費爭執不下,應思考碳經濟!

環境部碳費尚未公布,各界已經對於碳費價格陷入膠著戰。不過國際金融專家提醒,太執著在碳費的數字價格容易失焦,應從「碳經濟」的全面性角度看待、將其視為綠色經濟,並建議可參考日本作法,為產業找到碳定價的科學基準。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證券交易所大中華區業務發展副總監陳淑敏則提醒,「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fee(費用),而是要從carbon economic(碳經濟)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碳的覆蓋是全面性的,「包括碳外交、碳經濟、碳金融、碳競爭力…這是包括整個綠色產業的發展。不管是碳稅或碳費,它只是一個數字,但如果太聚焦在這個數字上,你就會失焦。」陳淑敏解釋,碳定價的基準,是用來對焦一個國家碳經濟。

至於在「自願性碳權」的機制上,陳淑敏認為可以參考日本作法,而這其實也可以作為碳定價的參考基準。他舉例,像是日本環境省透過「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組織了27個國家、日本的180幾個企業,共同去開發碳權,研擬出碳權的交易和抵換機制。

因為很多日本企業在海外,例如菲律賓、越南等國家,也會需要當地的碳權抵換,但是不同國家之間的GDP有落差,因此在日本1噸碳的成本,就和菲律賓的1噸碳不一樣。「日本就透過JCM計畫,和這20幾個國家協議,找出基準,日本就是取得他的碳的競爭力。」

「透過這樣的計畫,找出這個pricing(定價),也才會很精準的找出這個國家的carbon tax basement(碳費基礎),這是非常科學的手段。」陳淑敏認為,台灣最強的半導體產業,也應該建立類似的機制。他也提醒,在做碳盤查時,是要服務整個供應鏈、而非一家公司,是重要概念。

温室効果ガス,日本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創新低

日本環境省今天公布,2022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換算成碳排放量的話為11億3500萬公噸,比2021年度減少2.5%(2900萬公噸),創下199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新低。

根據環境省,2022年度主要部門排放量分別為,製造業等產業部門3億5200萬公噸,比2021年度減少5.3%;商店等業務其他部門為1億7900萬公噸,比2021年度減少4.2%;家庭部門為1億5800萬公噸,比2021年度減少1.4%等。

汽車等運輸部門的排放量為1億9200萬公噸,比2021年度增加3.9%,是唯一增加的部門。這可能是COVID-19疫情後民眾重啟旅遊,運送旅客增加所致。

至於排放量減掉森林等碳吸收量的2022年度淨排放量為10億8500萬公噸,比2021年度減少2.3%。2022年度碳吸收量為5020萬公噸,較2021年度減少6.4%,這可能是跟森林老化導致吸收速度減緩有關。

日本政府根據「巴黎氣候協議」訂定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希望在2030年度前的淨排放量較2013年度減少46%,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不過以2013年為基準,2022年度的淨排放量僅減少了22.9%,距離2030年度前的目標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比特幣冒險之旅,減半倒數計時

目前看起來減半會落在明天台灣時間4月20早上6:45左右,屆時區塊獎勵將從 6.25 枚 BTC 降至 3.125 枚 BTC。

為什麼比特幣減半重要?

 

比特幣誕生於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當時像美元這樣的主要法定貨幣急劇貶值,中本聰創造了比特幣來對抗與法幣相關的通脹風險。比特幣(BTC)被設計為具有2100萬固定供應量的價值儲存工具。

 

比特幣減半直接影響網絡產生的新比特幣數量,每次減半事件後區塊獎勵的削減創造了人為稀缺性,通過減少進入市場的新比特幣供應量。

 

與其他一些通縮性加密貨幣不同,比特幣依靠減半機制支持其價值,直到開採出所有2100萬BTC,儘管其本質上具有通脹設計。

 

減半對比特幣投資者的影響如何?

 

不同於擔心比特幣減半並祈禱價格迅速恢復以保持盈利的礦工,投資者對每次減半事件都抱有重大利潤的期望。

 

比特幣減半會將新比特幣的創建量減半,如果需求持續增長,可能會增加稀缺性,從而推動BTC價格升值。

 

雖然減半事件通常對BTC是利好的,但它們可能會引入短期價格波動。交易者和投資者可能會對這一事件產生不確定性反應,導致在減半前後的日子和周內出現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