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ESG轉型,比撰寫永續報告書更重要的事

「ESG轉型是否需要撰寫永續報告書?」是中小企業展開永續行動可能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按照我國金管會規定,目前要求資本額達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應編制永續報告書,自2025年起將擴及至20億元以下之上市櫃公司,中小企業尚未在必須撰寫永續報告書的規範中,因此,在思考此問題之前,不妨先將問題聚焦在「為什麼需要撰寫永續報告書?」

隨著永續議題在資本市場中的意識逐漸提升,永續報告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關鍵媒介,當中應該註載利害關係人在意的重大性議題,以及面對這些議題相對應的作為和成效。因此,若是以終為始地回應到撰寫永續報告書的目的,那麼中小企業應該思考比撰寫報告書更重要的事,即如何與對公司而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們進行永續議題的溝通,讓利害關係人感受到公司的永續行動與績效。

彙整以下三個重要切入點與案例分享:

一、被動等待法規、客戶要求,不如主動展開行動

隨著上市櫃公司需要回應我國永續報告書規範,中小企業需要配合客戶提供永續相關績效與數據,例如2028年資本額100億以上之上市櫃公司需揭露碳排放範疇三的績效,若身為被規範企業的供應商,勢必需要配合客戶提供相關碳排放估算數據。然,與其等待未來受到法規或客戶的要求,若能主動展開相對應的策略規劃與收集相關成效,將有機會未雨綢繆甚至超前部署。

二、洞察客戶、消費者在意的永續議題,透過產品/服務創新奪得先機

根據《2023年消費者永續指數調查》顯示,消費者願意以行動支持ESG表現,且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回應永續議題的產品,若是在產品或服務開發的過程中納入永續考量,除了能夠做為提供客戶、上下游供應鏈的永續績效之外,更能夠回應消費者需求創造永續商業價值。

三、串聯多方利害關係人,成為永續橋梁

世界的永續發展無法靠一己之力達成,中小企業在實踐ESG轉型的過程中,將有機會透過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帶動多元利害關係人提升其永續意識,共同實踐理想願景。對於受到法規規範的企業而言,出版永續報告書是ESG行動的重要一環,而對於未受規範的中小企業而言,在現階段應該展開的是比撰寫報告書更重要的利害關係人議合,透過主動展開行動、洞察利害關係人需求、串聯多方合作,將有助於中小企業找到更明確的永續道路。

衷心提醒中小企業,ESG不是一本報告書,ESG是從本業重大議題來回應各種不永續挑戰的行動與變革,一點一滴的澆灌才是累積轉型力量必要的途徑。

2024全球加密貨幣持有者「約5.6億人」年增34%

新加坡加密貨幣支付公司 Triple-A 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加密貨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上檯面,在 2024 年,全球持有數位貨幣的用戶已達到 5.62 億人,佔全球人口的 6.8%,這比去年的 4.2 億人大幅成長 34% 。

其中 34%的加密貨幣持有者年齡在 24-35 歲之間,在所有年齡層中佔比最大,而加密貨幣擁有率最高的前 30 大經濟體方面,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新加坡、土耳其分別以 25.3% 、 24.4% 、19.3% 的比例排名前三。

亞洲保持領先

報告指出亞洲在加密貨幣持有人數方面保持領先:

  • 從去年的 2.682 億人增加到今年的 3.268 億人
  • 其次是北美,持有人數為 7,220 萬人
  • 南美洲持有人數為 5520 萬人
  • 歐洲持有人數為 4920 萬人
  • 非洲持有人數為 4350 萬人
  • 大洋洲持有人數為 300 萬人
  • 監管、媒體炒作等成推動因素

    針對全球持有數位貨幣用戶激增的原因, Triple-A 表示,監管方面的改變是一大因素,2024 年,更明確的監管規定將加密貨幣從小眾市場轉變為全球金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這種監管演變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為比特幣現貨 ETF 等開創性產品鋪平道路。

    Triple-A 指出,成為媒體焦點與教育資源的擴大,也是一大因素,比特幣減半等事件引爆市場活動,引發從網路論壇到線下閒聊的各種討論,作為回應, Binance Academy、 Crypto.com University 和 Coinbase Institute 等教育資源正在擴大,以滿足對這種尖端技術資訊日益增長的需求。

    而除了這些因素外,通膨、貨幣貶值等宏觀經濟因素也推動加密貨幣的普及。

    Triple-A 提到,數位貨幣不僅是投資工具,還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企業的歡迎,成為日常交易的可靠支付方式,展望未來,在全球有 5 億用戶的基礎上,監管加強和技術進步,將使加密貨幣採用率持續上升。

美國SEC氣候揭露法案

此法案規定申報資訊包含氣候相關風險、企業風險管理及董事會與管理階層對此類風險的監督及治理,並要求在經會計師查核簽證的財務報表中揭露極端天氣及自然災害事件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此外,規模較大的企業被要求揭露溫室氣體範疇一及二的排放量資訊,並需進行外部第三方的確信。

氣候揭露法案雖然參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的概念,但在許多規範仍與目前已知其他法規(如CSRD)和框架(如ISSB所發布的永續揭露準則)不同,且在此法案中並無等同條款(equivalency provisions)。

除了直接受到這美國法規影響的公司,也建議台灣企業要關注這個法規對台灣證券主管機關未來政策法規的影響,以及美國客戶對台灣供應鏈企業的影響等。

美國SEC氣候相關揭露規定需揭露什麼?

一般規定

受規範的企業需揭露對其營運過程產生重大影響之氣候風險,相關定義及一般揭露資訊摘要如下:

  • 氣候相關風險:對企業的商業策略、營運結果或財務狀況已經或合理可能將產生重大影響的氣候風險,及該風險所產生的實際或潛在影響。
  • 重大性定義:同SEC申報資訊MD&A(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重大性定義,意即同財務重大性。
  • 影響期程定義:分為短期(亦即未來12個月內)及長期(亦即未來12個月之後 )。
  • 需描述管理階層及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的評估及治理,且氣候風險評估程序是否整合到企業的風險管理流程中。
  • 企業如有設定氣候相關目標,且為達成該目標,已經或合理可能影響企業業務、營運結果或財務狀況,應揭露相關重大支出及財務估計及假設。

範疇一及二:最終法案針對溫室氣體資訊,僅要求部分企業強制揭露,說明如下:

  • 大型加速申報者(Large accelerated filers,LAFs)及加速申報者(Accelerated filers,AFs),需揭露範疇一及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最終法案要求揭露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所使用的方法及決定組織邊界的方法。如該組織邊界與合併財務報表邊界有差異時,則需說明原因,此外允許僅揭露重大之範疇一或二排放資訊

  • 新興成長公司(Emerging growth companies,EGCs)、小型申報公司(Smaller reporting companies,SRCs)及非加速申報人則豁免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

範疇三:不強制企業揭露溫室氣體範疇三資訊。

確信要求:

  • 有限確信:大型加速申報者(LAFs)依規定於2027年首次申報2026年溫室氣體範疇一及二排放量;加速申報者(AFs)依規定於2029年首次申報2028年度溫室氣體範疇一及二排放量,並分別於資訊揭露後3年進行有限確信。
  • 合理確信:僅規範大型加速申報者(LAFs)於2034年申報2033年度資訊時,需進行合理確信。

財務報表揭露資訊規定

  • 極端天氣事件:因極端天氣或其他自然災害事件(例如颶⾵、⿓捲⾵、洪⽔、乾旱、野⽕、或海平⾯上升等)而影響財務報表:
  1. 如因上述事件導致資產負債表影響金額超過股東權益1%,則需揭露,惟影響金額小於美金500,000元,則無需揭露。
  2. 如因上述事件導致損益表影響金額超過稅前淨利(損)1%,則需揭露,惟影響金額小於美金100,000元,則無需揭露。
  • 碳抵換(carbon offsets)及再生能源憑證(RECs):如與碳抵換(carbon offsets)及再生能源憑證(RECs)相關的資本支出、費用及損失是企業達成氣候相關目標(如凈零承諾)計畫中的重大部分,應在財務報表中揭露等相關量化資訊。
  • 財務估計及假設:(1)極端天氣事件及其他自然災害事件,或(2)已揭露氣候相關目標或轉型計畫,是否對財務報表的估計和假設產生重大影響,以及如何產生影響。

    國際間各永續資訊揭露法規與框架

    為增加投資人信心,並強化企業面對氣候變遷及其他永續風險的韌性,各國政府紛紛制定永續揭露框架及強制申報資訊,且負責單位多由各國證券主管機關擔任,例如上海、深圳及北京證券交易所為強化永續發展揭露工作,分別於2024年2月發布新的上市公司持續監督指引並徵求意見稿,顯示國際趨勢已將永續資訊視為一般用途財務報表的一部份,依現況可分為三大法案/框架,彙整資訊如下:

    1. SEC《氣候相關揭露規定》(The Enhanc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2. 歐盟《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及《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ESRS):相關資訊可參閱資誠於2024年1月發行之資誠企業永續發展新訊「掌握歐盟CSRD新規定 提升歐盟市場競爭力」。
    3.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轄下之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相關資訊可參閱資誠於2023年8月發行之資誠企業永續發展新訊「財務長永續長攜手救地球!ISSB永續揭露準則S1及S2」。

     

 

IFRS 永續揭露準則,範疇三統計困難怎麼辦?

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於 2023 年 6 月正式出版 2 大國際永續資訊揭露框架準則IFRS S1、S2。
其根基於「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和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 既有架構發展,同時攜手「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等永續揭露標準框架單位合作,確保資訊揭露在符合資本市場與投資人的期待下,也能滿足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

目前各個領域永續揭露中的「財務」與「非財務」資訊定義與詮釋各有不同,更因此造成利害關係人一定程度的混亂。

然而,自「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TCFD)」發布以來,我們即能看見永續資訊管理與財務績效表現彼此之間有著緊密相連的相互影響關係,且能夠影響組織經營與決策,因此 ISSB 的永續揭露準則所要求揭露的永續資訊,應被視為財務資訊的一部分。

ISSB 主要聚焦於評估和報告對投資者決策過程具有直接影響的資訊,因此更加強調重大性(materiality)的層面。在 ISSB發布的框架下,永續性資訊的披露不僅是企業組織對外部環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些資訊如何影響企業財務表現和價值評估。透過此概念鼓勵企業集中關注對投資者最為重要的資訊,並將其視為決策過程的重要部分。

 

以三大面向來說明 IFRS S2 中,提供企業組織統計範疇三時可思考的三大主要面向:

 

重大性評估的靈活性

ISSB 原則允許企業組織根據自己的財務重大性評估決定是否揭露特定氣候相關資訊。因此,即便所有的揭露要求都必須經過財務重大性評估,但若企業組織認為某些資訊(包括範疇一、範疇三排放)從財務重大性角度而言非必要且重要,則企業組織可自行選擇不做報導揭露。

風險和機會的視角

財務重大性的評估不僅須從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impact)進行審思,更重要的是從企業組織本身面臨之風險與機會的角度來評估。其中包括轉型風險(transition risk),即企業組織因應氣候變遷相關法規變化,以及市場趨勢轉變所面臨的潛在風險與機會。

 

分析範疇三排放的重要性

即使許多企業組織認為範疇三排放難以控制和計算,不過當這些排放量代表著企業組織源自於價值鏈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的重大管理風險時,我們仍鼓勵企業組織積極進行這方面的風險預測和分析,以提前了解並準備這些風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保護企業組織各面向的長期經營價值。

2024年碳定價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24年碳定價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年度報告,去年全球碳定價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040億美元(約新台幣3.34兆),但稅費收益仍不足以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

全球目前運行著75種碳定價機制,其中一半以上的收入被用於支持氣候和自然相關項目。碳定價是幫助各國減排的強有力工具之一,隨著碳定價工具的應用範圍擴大和適應性增強,以及與其他措施的協同作用,這些工具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份報告的發布旨在幫助政策制定者了解相關知識,找到有效的減排措施,並認識到需要提高碳定價的覆蓋範圍和價格,以實現減排目標。儘管全球碳定價機制目前已覆蓋了24%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但其中大多數的碳價仍然不夠高,只有不到1%符合或高於碳定價高級委員會認定的達成氣候目標所需的水平。為縮小各國氣候承諾與政策實施之間的差距,需要更強有力的政治承諾。

為了將溫度上升限制在攝氏2度以下,根據建議2030年碳價範圍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63至127美元。

 

 

幣圈今年重大里程碑:SEC「半通過」以太幣現貨ETF

今日台灣時間凌晨5點、美國當地時間5月23日晚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出公告,正式批准了來自VanEck、貝萊德(BlackRock)、富達(Fidelity)、灰度(Grayscale)、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方舟投資(ARK 21Shares)、Invesco Galaxy和Bitwise等8間投資機構的「現貨以太幣ETF」申請。

雖然多數發行商的以太幣現貨ETF的「19b-4表格」(交易所規則變更)已經獲得批准,但發行商仍然需要SEC簽署、並完成「S-1登記聲明」,現貨以太幣ETF才能正式開始交易。

以太幣現貨 ETF 通過,或將清除加密貨幣「證券」疑慮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年來不斷指控加密貨幣為「證券」,堅持應納管於旗下,並不斷對加密企業發起執法行動,加密業者苦不堪言。

但這次以太幣現貨ETF的通過,可能代表這一情況將不復見,因為這次通過,也代表SEC對以太幣及其他類似加密貨幣「不是證券」的「隱含認可」(implicit recognition)。

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24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每年都會有新的創新技術突破現有的界限,為人類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MIT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每年都會列出可能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有前景的技術。以下是他們在 2024 年推出的 10 項破壞性創新技術:

  1. AI for Everything: 我們正處於人工智慧時代。數百萬人使用ChatGPT等生成工具根據提示產生文字、圖像、影片等。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塑造了科技業,使人工智慧家喻戶曉,並迫使頂級公司進行大量投資。

  2. Super-Efficient Solar Cells: 超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和開發正在不斷進行中,這些太陽能電池通過添加一層鈣鈦礦材料來提高其能量轉換效率。鈣鈦礦是一種奈米級的晶體,能夠吸收比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更多波長的光線,從而在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中達到更高的效率。有研究指出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實驗室的效率已超過33%,顯示了這項技術的前景令人期待。

  3. Apple Vision Pro (VP): 蘋果將在今年開始發售 VP 混合實境耳機,該耳機具有此類設備有史以來最高解析度的顯示器。現在還為時過早,但它可能會成為殺手級應用。

  4. Weight-Loss Drugs: 肥胖是一種全球流行病。Mounjaro / Wegovy等藥物現在是治療此疾病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們還可以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5.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地熱能是清潔、可用且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但工程挑戰減緩了其成長速度。新的鑽探技術可以打開更多利用地球熱能生產清潔能源的大門。

  6. Chiplets: 利用摩爾定律變得越來越困難,電晶體每年都變得更小/更快。工程師需要新的方法來取得進展,而小晶片(可以連接在一起的專用晶片)可能是讓電腦變得更強大的答案。

  7. The First Gene-Editing Treatment:  基於 CRISPR 的治療方法已經出現多年。 Vertex 剛剛獲得美國/英國監管部門批准用於治療鐮狀細胞疾病。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8. Exascale Computers: 新的超級電腦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處理資料。這將使科學家能夠對氣候、核分裂等進行高階模擬。

  9. Heat Pumps (HP): 熱泵可以為建築物製冷/供暖,更廣泛的採用可以減少排放。在美國,銷售量不斷成長,採用率已超過瓦斯爐。

  10. Twitter Killers:  自從 Elon Musk 收購 Twitter 並將其變成 X 以來,一切都改變了。他減少了員工並削減了內容審核,對使用者和廣告商產生了重大影響。 Bluesky、Threads 等替代方案正在取得進展。

以太坊現貨ETF是什麼?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以太坊現貨 ETF 的預期在本週急劇攀升,多個跡象包括:彭博 ETF 分析師將批准機率上調至 75%、VanEck 和富蘭克林的以太坊現貨 ETF 已在美國證券存托清算公司(DTCC)被列出、六家以太坊現貨 ETF 申請方都已提交修訂後的 19b-4 文件,包括 VanEck、Fidelity、Franklin、Ark Invest、灰度、Invesco Galaxy。

以太坊現貨 ETF 是什麼?

以太坊現貨 ETF(Ethereum Spot ETF),又稱以太坊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與傳統股票一樣,是一種允許普通投資者在合規證券交易所上交易的投資產品。

ETF 的優勢是什麼?

相較於直接在幣安、Coinbase 等中心化交易所或是 DeFi 領域購買以太坊,ETF 產品的優勢是讓習慣於傳統金融交易方式的投資者,可以不用去了解 Web3 世界的運作方式、不需自行保管加密貨幣錢包或助記詞,降低他們參與加密貨幣的投資門檻。

同時,這些 ETF 發行商會受到監管單位的審查、投資者上當受騙的機率比較低、且可以作為公司合法登記的資產(加密貨幣目前在美國會計法上仍有模糊空間),這也是分析師們認為 ETF 獲准上市將帶來大量機構資金流入的主要原因。

以太坊現貨 ETF 怎麼買?

目前金管會因為考量虛擬貨幣商品價格的波動性與風險,並不允許台灣投資人透過台灣券商複委託購買海外加密貨幣 ETF,僅能透過複委託賣出連結虛擬貨幣現貨、期貨相關商品。

SEC 審查以太坊現貨 ETF 時間表

根據彭博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提供數據,目前共有十家申請商向 SEC 提交了以太坊現貨 ETF 申請,本次快到審核截止日期的發行商是 VanEck、Ark/ 21Shares 和灰度,SEC 分別需在 23 日、24 日與 30 日做出拒絕或批准的最後決定。

 

USDT泰達幣是什麼?

USDT 已經成為目前市值最大、採用範圍最廣的穩定幣,以下整理 USDT 的發行原理、監管風險、脫錨風險等方面,以利理解 USDT 及穩定幣。

不同於 BTC、ETH 的價格波動性較大,穩定幣價值通常與美元掛勾,波動較小、且在各大交易所都有提供交易對,是最常被使用的代幣之一。當前市場以 Tether 公司發行的美元穩定幣 USDT 規模最大(以今日價格計算約 1110 億美元)。

穩定幣是什麼?

假如現在想買比特幣,但交易對只有 BTC / ETH,當想用 ETH 購買 BTC 時,需要隨時注意兩個代幣的漲跌,波動在極端情況時會變得非常大。

而穩定幣就是市場為了促進交易,孕育而生的加密貨幣。通常是錨定某種法幣,例如最通用的美元,旨在維持穩定的價格,成為連結虛擬貨幣和法幣之間的橋樑、降低用戶參與虛擬資產交易的難度。

USDT 是什麼?

USDT 是由 Tether 公司發行的一種美元穩定幣,1 枚 USDT 的價值 = 1 美元。從某種程度上講,USDT 也可以理解是發行在區塊鏈上的美元。

USDT 的儲備

為了確保 1 USDT = 1 美元,Tether 公司需要為每一枚發行出來的 USDT,準備相對應的美元儲備,這些儲備通常會以現金、現金等價品(例如貨幣市場基金或政府債券)的方式存在。根據今年第一季最新報告,Tether 已累積了 54 億美元的超額準備金。

USDT 脫鉤風險

USDT 的背後價值是由 Tether 公司手中持有的美元所支撐的,如果 Tether 手中持有的美元儲備金少於市場上流通的 USDT 那確實會造成脫鉤,但前文有講到目前該公司的超額儲備金來到 54 億美元、儲備也都是較低風險的現金等價物。

不過當然也不是完全無風險,例如穩定市場第二的的 USDC,此前就曾因為超 30 億美元現金放在倒閉的矽谷銀行,而造成短暫的恐慌性脫鉤。

 

 

 

 

台灣2060沒冬天!

國科會與環境部近期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指出,台灣氣候變遷加速,近30年來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27度,高溫日數增加、夏季延長、冬季縮短等極端天氣現象頻率及強度皆明顯增加,預估到了本世紀末,冬季將剩不到1個月。

未來高溫將長達74天,台北更明顯

根據報告指出,台灣平均氣溫自1990年起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長期趨勢來看,每10年平均增加0.15度;近50年觀察,每10年平均增加0.25度;近30年觀察,每10年平均增加0.27度。其中,夏季平均氣溫由0.15度增溫至0.32度,冬季平均氣溫由0.15度增加至0.29度,顯示台灣升溫速率越近期越是明顯加快。

根據中央氣象署定義高溫溫度為36度指標來看,若全球暖化分別升高1.5度、2度、3度與4度情境來看,未來高溫天數將增加5.4天、10.6天、28天與54.5天。尤其在台北盆地、中部山區、高屏山區增加天數最多。

減碳無成果,台灣夏天7個月冬天恐歸零

若全球暖化情形持續惡化,到了21世紀末,台灣的夏季天數在SSP5-8.5情境下將長達7個月,冬季則可能在2060年完全消失。屆時,台灣全年將幾乎處於溫暖至炎熱的狀態,氣候型態將更接近熱帶國家。

全球暖化2度台灣淪陷!雲林台南基隆成水鄉

全球暖化也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若暖化程度持續上升,台灣四面環海將受到直接衝擊。根據報告顯示,1993至2015年間,台灣周遭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2.2公分,蘭嶼提升最高為3公分左右,其次是新竹2.9公分與屏東墾丁2.5公分。

報告同時根據潮位站資料與衛星測高儀資料分析,台灣海平面上升速度逐年加快,近20年來平均每年上升4.4至5.2公分。進一步分析南北部海域,北部每年上升2至3.1公分,南部則每年上升2.3至3.4公分,顯示南部海域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較快。

每升高1度,憂鬱症將增加7%

氣候變遷會直接或間接導致身心壓力,除了可能加劇民眾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誘發新的急慢性和長期精神疾病。根據報告指出,臺灣民眾長期暴露於高溫環境下,年均溫高於中位數23°C的地區,每增加1°C會導致重鬱症的發生率增加約7%。此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尤其對高齡族群的影響更為顯著。除造成憂鬱症外,其他也會造成心肌梗塞、氣喘等情況。在兒童健康方面,也證實相關溫室氣體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與PM2.5都會造成兒童肺功能惡化,更嚴重的是,全世界約有58%與人類有關的傳染病都是與氣候災害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