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產業的全球影響

電動車(EV)產業的崛起正深刻改變全球經濟與產業結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4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電動車的普及將徹底重塑全球汽車產業,並對國際貿易、投資以及就業市場產生持久影響。這場變革不僅關乎氣候目標的達成,還將影響全球價值鏈的分佈,改變製造業的競爭格局。

汽車產業的轉型:從燃油車到電動車

IMF指出,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電動車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2022年,美國交通運輸部門占國內溫室氣體排放的36%,歐盟占21%,而中國為8%。為了應對氣候變遷挑戰,各國政府紛紛推動電動車發展。例如,歐盟計劃在2030年至2035年間,將汽車排放量在2021年的基礎上減少50%;美國則通過《通脹削減法》(IRA),提供購車補貼及充電設施的支持。

隨著政策推動和技術進步,全球電動車市場份額正在快速增長。根據IMF數據,從2010年到2023年,全球電動車市場份額顯著提升,尤其是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和出口國。

美國

● 高關稅政策:美國於2023年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100%進口關稅,以抵消中國車商的價格優勢,保護本土電動車產業免受廉價競爭的衝擊。

● 產業支持政策:通過《通脹削減法》,美國政府提供購車補貼和充電站基礎設施支持,以推動美國電動車市場增長,並提高本土車商的競爭力。

歐盟

● 進口關稅:2024年10月,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45%的關稅,旨在應對中國車商對歐洲市場的衝擊,並保護本土汽車產業。

● 減排目標推動:歐盟計劃到2030年將汽車排放量減少50%,同時加強對本土電動車技術的投資,促進產業發展。

法國與德國

● 縮減電動車補貼:法國和德國均已縮減電動車補貼,這顯示部分歐洲國家在面對全球市場變化時,重新調整政策以穩定市場。

電動車的產業影響與經濟重構

電動車的普及將徹底改變全球汽車產業的經濟架構。IMF預測,隨著電動車滲透率提升,歐洲的GDP可能在中期內減少0.3%,而歐洲汽車產業的就業機會將縮減,勞動力將轉向其他資本密集度較低的產業。

此外,電動車產業的轉型將改變全球供應鏈。IMF在報告中提到,隨著電池和稀有金屬需求增加,全球價值鏈中的角色將重新分配,特別是歐洲和亞洲國家在這一產業鏈中的外國增加值比例將顯著提升。

破解綠色通膨迷思

台灣碳費將於2026年開徵,鋼鐵、水泥業等排碳大戶將成首波徵收對象。自碳費制度提出至今,外界反彈聲浪不斷,因擔憂這些額外成本將造成「綠色通膨」(Greenflation),使房價、物價抬升,最終剝消費者身上一層皮。然而,減碳成本真的都轉嫁給消費者了嗎?碳費對房物價的具體影響為何?

綠色通膨是什麼?

綠色通膨係指在推動環境政策與綠色技術的過程中,因碳成本上升導致商品與服務價格增加的現象,影響因素包含碳稅排放交易體系(ETS)和再生能源補貼等。這些政策雖然能夠減少碳排放並推動綠色技術的發展,但不可避免地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而造成商品價格上漲​。

以台灣為例,政府為實現2050淨零目標,正積極推動碳費制度和能源轉型。然而,徵收碳費將對鋼鐵、水泥等高碳排產業帶來巨大的碳成本挑戰,而這些上升的成本最終會轉移到如建築業等下游產業,進而對房、物價產生影響​。

從營建業成本看碳費如何衝擊房價

在台灣,碳費政策的實施對營建業的影響已逐漸顯現。由於鋼鐵水泥產業首當其衝,相關建材成本將水漲船高,進而反映在下游的營建業。

初期碳費徵收時,營建材料成本上升幅度較不明顯。如下圖一所示,若碳費以每噸300元起徵,鋼筋成本將增加約1.14%,混凝土成本則上升約3.37%。隨著碳費逐年提高,預計到2036年,鋼筋成本可能上升至9.95%,混凝土成本將增加至24%,這些成本將推升房價。預計到2036年,房價上漲幅度將約為2%​。

不同碳費起徵費率對每單位鋼筋與混凝土的成本影響

低碳產品比較貴? iPhone碳成本與價格的真相

蘋果公司(Apple)在減少產品碳足跡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在供應鏈中大幅削減碳排放。然而,這些減碳成本是否直接由消費者承擔?綠色產品是否誠如大眾普遍認知的,與價格高昂劃上等號?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蘋果在減碳過程中使生產成本增加,但iPhone的價格並未隨之上揚。從下圖二來看,從2016年到2023年,iPhone的碳足跡減少了11%,但價格卻反而下降了約15.6%(經通貨膨脹調整後),顯示蘋果並未將其減碳成本賺價至消費者身上​。

 iPhone歷史價格與產品碳足跡

上述案例顯示,碳費和減碳成本並不一定會直接推高商品價格。以營建業和其他高碳排產業而言,隨著未來碳價逐步提升,其成本壓力將會逐漸顯現,但碳費徵收初期對價格的影響較小。

從電子業的案例看來,儘管蘋果致力於供應鏈脫碳以減少產品碳足跡,但iPhone的價格不僅沒有因而上漲,反而隨著產品碳足跡的減少而降低。由此可以推斷,在競爭激烈的消費性電子市場中,企業往往會通過自行消化成本來維持市場競爭力​。

綠色通膨的影響因產業、政策和市場競爭力的不同而異。對於高碳排產業而言,碳費和其他減碳成本可能會在未來推動價格上漲;而在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激烈的行業,碳成本則不一定由消費者買單。隨著技術創新和政策的逐步成熟,政府和企業應共同努力,以確保在實現碳減排目標的同時,最小化對經濟和消費者的負面影響​。

什麼是熱通膨(Heatflation)?

「熱通膨」(Heatflation)這個詞早在 2022 年開始出現在媒體上,說明因極端高溫而導致物價上漲的情況。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 David A. Super 在《國會山莊報》(The Hill)投書指出,「如果我們想控制通貨膨脹,我們現在必須解決氣候變遷問題。」而根據環境媒體《Grist》報導,科技記者Bob Keefe在其著作《氣候經濟學》(Climatenomics)中說道,氣候變遷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經濟問題。
今年初,《自然》期刊發布了一篇題為「全球變暖和極端高溫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Global warming and heat extremes to enhance inflationary pressures)的研究,這份由歐洲央行與德國波茨坦氣候變遷衝擊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共同撰寫的研究指出,由於氣候變遷持續加劇,全球各地主要的農作物產區歉收,進而擠壓價格,熱通膨可能會讓食品價格的上漲幅度,在未來 10 年內達到每年 0.9% 至 3%。
《Grist》提到,除了因高溫導致農作物歉收之外,經濟學家發現,有些食品廠商會根據未來的氣候預報調整自己產品的價格,以反映成本與風險,一旦氣候預報出現乾旱、颱風、高溫等極端氣候,農作物價格就可能調升。
從牛奶到玉米——全球受熱通膨影響的案例
2022 年 7 月中旬,遭熱浪襲擊的義大利面臨了嚴峻高溫帶來的考驗。義大利農牧協會(Coldiretti)示警,乾旱正在威脅全國 30~40% 的季節性收成。此外,由於天氣太過炎熱,牛奶的產量也將減少。
北美洲最長河流、同時也是美國農業的重要水源密西西比河流域,2022年發生持續且嚴重的乾旱,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國農業供應鏈的動脈,生產了全美國超過九成的農產品出口量,乾旱不僅影響灌溉的水源,低水位也讓船隻無法運行,玉米、大豆等飼料無法供應給南方的畜牧帶,導致各種農牧業產品價格飆升。
經濟學家評估,這些成本最終很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即使乾旱結束了,對農作物產量、食品原料成本的影響將持續下去,甚至可能進一步影響物品價格,更可能讓價格居高不下。
台灣如何因應熱通膨?
根據《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隨著暖化加劇,水稻和玉米在台灣的產量將持續下降,水稻在 2050 年將平均減少 13%,而到了本世紀末將減少 18%,玉米則分別是 10% 和 17%,這些減產皆會造成糧食價格上漲,因應熱通膨也成為台灣不可避免的課題。
為了應對熱通膨,世界經濟論壇針提出幾項應因應對策,包含了:
  1. 投資基礎設施使農業更具氣候韌性
  2. 糧食生產多樣化,讓我們不過度依賴少數作物
  3. 減少食物浪費,以充分利用我們所生產的食物
  4. 推行糧食安全政策,如:食物銀行、農民補貼等
以第二和第三點為例,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書中提到,台灣畜牧業的主要飼料玉米大多由國外進口,玉米減產會衝擊肉類的價格,若能改變飲食習慣,減少對肉類的消費,也有助於提升糧食利用率,減少熱通膨的衝擊。
除了上述的策略之外,透過積極的氣候政策減少碳排,以減緩全球暖化的趨勢,才能解決熱通膨最根本的問題。

2024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

PwC發布《2024淨零排放經濟指數報告》 (Net Zero Economy Index 2024),本報告指出,與前一年度相較,2023年全球碳密集度降幅僅1.02%,為十年來最低水準。
若要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須以目前20倍的速度減碳。即使將升溫控制在巴黎協定最低目標2°C,每年碳密集度降幅也需達到6.9%,顯示經濟成長和減碳目標難以平衡,必須加緊腳步,積極對抗暖化。

主要發現:

● 2023年全球碳密集度(每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減少1.02%,降幅為十年來最低。(數值越低代表績效越佳)
● 若要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碳密集度每年降幅需達20.4%,高於去年的17.2%,減碳速度相當於目前的20倍。
● 2018至2022年氣候災害(如熱浪、洪水和風暴),累計造成歐盟超過1,9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為五年前的兩倍以上。若將全球暖化控制在1.5°C,預計可減少8.1兆至11.6兆美元經濟損失。
● 2023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創新高,總裝置容量增加14%,達到3,870 GW,並有望在2025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主要電力來源。
● 2023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7)碳密集度降幅為5.31%,而新興七國(E7)碳密集度上升0.04%。

化石燃料仍為主要能源來源 各國須加速淘汰煤炭

根據COP28協議,2030年前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需累計至少11,000 GW,能源效率年均改善率提升至4%以上。由於各國政策支持、太陽能與風電技術成本下降,使2023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創新高,總裝置容量增加14%,達到3,870 GW,並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成長一倍,於2025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主要電力來源。

化石燃料仍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來源,2023年化石燃料使用量年成長1.5%,導致耗用每單位能源的碳排量上升。

產業結構、基礎設施、能源政策與技術發展程度,影響各國減碳幅度,2023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7)碳密集度降幅為5.31%,而新興七國(E7)碳密集度上升0.04%,顯示新興市場仰賴化石燃料發展工業化與都市化,仍在努力平衡經濟成長的追求與減碳目標的達成。

科技創新 有助改善能源效率

科技進步將重塑能源使用的方式,例如智慧電網、優化發電技術,AI能源管理系統等。馬達用電占工業用電超過六成,PwC與世界經濟論壇(WEF)合作研究預估,隨著各國法規逐步提升馬達效率標準的要求,可減少單一工業製程90%能源密集度(每單位GDP耗用能源),若廣泛應用,工業部門的能源密集度可望較目前減少29%。

人工智慧(AI)有舉足輕重的功能,AI可預測電力供需,優化電網管理與調度;亦可即時分析交通數據,規劃較省油的行車路線,惟需要留意的是,AI本身亦消耗大量能源,IEA預估,至2026年,資料中心、AI和加密貨幣等耗電量將翻倍。在推動新科技應用的同時,也須加強對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的投資,避免新科技應用使能源問題惡化。

全球暖化不只危害環境,更持續影響企業獲利能力。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企業必須評估法規及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如何對營運方式產生影響,並重新將氣候風險及機會整合至營運策略中,採取營運模式的創新和轉型,以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提升企業價值,邁向永續未來。

台北市環評審議新規將上路!

台北市環保局環評委員會通過「台北市推動宜居永續城市環境影響評估審議規範」修正案,全案修正後通過,最快11月底公告生效。

審議規範將導入低碳建築標示,以管理施工期間建材生產、運輸與施工過程的碳排放量。新建建築物在施工階段的建材製造、運輸與施工過程都必須取得低碳建築標示,而在營運階段則需取得1+級建築能效標示,才能通過環評。

除了環境部推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管理辦法」規定工廠、園區、高樓建築等4類開發行為外,北市此次修正草案,則要求其餘開發案仍須向市府提出溫室氣體增量抵換計畫。考慮到開發案在北市增加用電量和溫室氣體排放,應優先要求在北市進行抵換,以促進本市的淨零排放目標。環保局表示,將鼓勵開發單位留在北市增量抵換。

此外,工地污染管理也是此次修正的重點之一。新規範要求環評開發案在施工期間導入污染科技化管理,包括設置監視系統、營建工程空氣品質及施工噪音連續偵測器、預警通報與污染自動化抑制設備。施工機具也需取得金級清潔排放自主管理標章,以提升工地污染自主管理能力。

營運階段也納管!室內空間需獲空品認證

為推動環境友善措施,新規範對開發案的營運階段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如規範餐飲店面應申請加入環保餐廳、設置循環容器租借服務等環境友善措施,旅館則應取得環保標章旅館認證。

旅館開發案則應取得環保標章認證,辦公室須響應綠色辦公。另於室內公共空間取得環境部室內空氣品質自主管理標章或北市室內空氣品質金級場所認證。

環保局表示,這次修正是為了促進北市環評開發案的淨零轉型。台北市已於2022年發表「2050淨零行動白皮書」,並在2024年7月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而此次修正的審議規範最快將於11月底公告生效。

 

 

永續原物料管理新趨勢

由於人口成長和低碳經濟轉型,原物料的需求呈「指數型增加」,同時人們對原物料生產造成環境、社會潛在衝擊以及商業風險的意識提升,導致大眾、消費者及投資人更加嚴格審視此議題。諸多現行與新興法規、原物料第三方認證亦加強此趨勢,如德國《供應鏈盡職調查法》(The German Supply Chain Due Diligence Act, SCDDA)和歐盟《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等。

2024年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企業永續評比問卷CSA將既有「永續農業實踐」(Sustainable Agriculture Practices)標準與有關永續原物料的問題整合成新題組,並重新命名為「永續原物料」(Sustainable Raw Materials)。摘要此新題組題項包含:公司是否有公開的永續原材料政策及計畫、產品是否含有塑膠原物料及金屬原物料;針對零售、紡織品、服裝和奢侈品等行業,另詢問產品(設計和/或製造)是否包含植物和動物來源的紡織材料等。

台積電2024年公開發布《永續原物料政策》,承諾詳實追溯與管理原物料來源,以生命週期思維減緩原物料造成的環境與社會衝擊,並與利害關係人合作推動資源循環,打造具韌性的永續原物料價值鏈。而針對主要原物料採購,台積電依「供應商分布、多元料源、品質控管、在地化採購、永續營運」五大面向訂定完整管理行動,以下列舉相關行動方案供企業參考:

  • 持續進行分散生產基地與新供應商評估,完成原物料多元貨源方案開發
  •  輔導在地原物料供應商接受製程精進與品質改善
  • 於各個營運據點推動在地採購,亦於主要營運量產子公司設置獨立的採購組織,協助當地供應商提升技術與品質、降低成本及碳排放量
  • 邀請原物料供應商參與永續供應鏈環安衛論壇、消防實務操作訓練、年度緊急應變觀摩、供應商高階主管環安衛精進計畫等,推廣供應鏈淨零行動、環安衛改善及火災預防應變等作為強化供應鏈營運韌性

因應永續原物料趨勢,建議企業及早制訂公開原物料政策,加強上游供應商原物料管理,以及盤點追蹤產品中塑膠、金屬原物料使用量、回收材料百分比。同時為滿足利害關係人的資訊需求,企業進行資訊揭露時,可評估是否依據GRI 301:物料主題要求與建議,報導所用物料的重量或體積、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物料等。

碳費費率出爐

環境部今(7日)日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確定碳費的一般費率為每公噸300元。企業若選擇最高標準的自主減量計畫,可享受優惠費率:行業別指定削減率(優惠費率A)為每公噸50元,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優惠費率B)為每公噸100元。

 

 

 

中小企業面對碳市場行動方案

環境部目前核可的減量專案已經有一百多項,目前較為大家熟知的國內碳權主要來源,包含:抵換專案、自願減量專案等碳權專案,經過環境部核准,即可取得碳權,可以留著當作組織的減量使用,或是到碳交所平台上架交易。

中小企業是永續的要角

在勤業(Deloitte)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範疇三碳盤查已逐漸啟動,台灣是AI、半導體和科技業代工的重要國家,未來企業被要求碳盤查及碳中和會越來越多,也愈趨嚴格。然而台灣有超過95%為中小企業,面對碳有價的時代和永續相關壓力,如何解決?

事實上,中小企業憑藉其敏捷性、創新能力以及與地方社區的深厚聯繫,在推動重大環境變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與大公司不同,中小企業通常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實施變革,迅速調整運營策略,邁向低碳轉型,以應對碳市場的變化。

如何面對碳市場

中小企業在面對碳市場時,需採取多種策略以應對挑戰並抓住機遇。以下是幾個考量的關鍵:

外部成本內部化

中小企業應將碳成本納入其營運戰略,這包括從碳盤的起手式,訂定雄心(Ambition)和目標,以及內部碳定價。透過了解自身的碳排放量和熱點,企業可以制定具體的減碳計畫,並逐步實施節能減排措施、綠電的建構或購買,進一步考量碳權購買等淨零措施。

了解碳權與交易市場

隨著碳交易市場的發展,中小企業需要了解政府碳權的定義、碳費的徵收,包括強制性和自願性碳權的區別。

適應國際規範

中小企業需密切關注國際間的淨零排放趨勢及相關政策,如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未來美國的清淨競爭法案,以及其他國家可能提出類似的碳稅邊境機制。

開發綠色商機

面對減碳要求,中小企業可以探索綠色商機,例如開發可再生能源專案或提升能源效率,發展小型的搖籃到搖籃的循環業務。

 

中小型企業已經沒有太多可猶豫的時間,如果能善用碳有價的觀念,全面優化營運的製程,把握與上下游供應鏈議和的機會,靈活運用創新和工具,掌握轉型的契機。

氣候變遷作祟,颱風變更強大

隨著氣候變遷,颱風的強度和降雨量正逐漸增加,科學研究指出,暖化使颱風變強並改變降雨模式,未來風災風險顯著提高,需加強防災應對。

即將襲台的颱風山陀兒,才短短兩天時間就從熱帶氣旋形成中度颱風,在侵台之前還在快速增強當中。國際科學家研究已預警,隨著暖化以及海水溫度愈來愈高,氣候變遷不見得會增加颱風的數量,但是會讓颱風變得更強,降雨更猛。

氣候變遷正在推動世界各地降雨模式的變化,也可能加劇颱風和其他熱帶風暴。刊登於《自然》期刊的研究指出,氣溫升高增強大氣保持水分的能力,世界約 75% 陸地已有異常降水,或更大乾濕天氣波動。

氣候變遷也在重塑包括颱風等熱帶風暴的模式,海面溫度升高是熱帶氣旋發展的有利條件,模型顯示,暖化使颱風發生頻率降低,但威力增強。

研究發現,颱風強度與海面溫度升高有關,全球暖化還可能會延長颱風的持續時間。由於大氣水氣含量充沛,颱風也會帶來更大雨勢,美國研究顯示,氣溫每增加 1°C,低層大氣水蒸氣容量預計就會增加 7%,美國均溫每升高一度,美國的颱風降雨量就會激增 40%。

小型快速移動颱風變更強

但不同規模的颱風可能受到的影響也不同。科學家發現,颱風眼大、移動速度慢的風暴會導致中心附近海溫下降,發展受到阻礙。然而,風眼較小且移動速度較高的風暴,可避免海表溫度的影響,此類颱風的中心保持恆定的熱量,強度不斷增加。

重點不是在颱風的規模標示必須改變,而是要提高人們的認識,即暖化的未來,颱風將變得更強大更多雨,風災風險正在加劇,人們要提高警覺,以及儘早規劃氣候適應政策。

台灣新電價10/16起上路!

台灣電價連四漲,公布最新10月電價。民生電價維持不變,工業電價調漲最多14%,但為降低對產業影響,同時針對用電或產值衰退產業,採取凍漲或是減半調漲,工業電價平均調幅12.5%。

產業電價調漲不能只看用電量,還有產業銷售額狀況才能反映產業復甦情形。這波電價最高調幅14%,不過仍有3種情況例外(如下),以減緩電價調整對產業的衝擊。連錦漳僅點出,運輸工具、汽車、自行車從去年到現在都在衰退,營運相對困難。

  • 產業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凍漲

  • 產業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未達15%,減半調幅為7%

  • 產業用電衰退未達5%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減半調幅為7%

半導體業者首當其衝,漲幅14%高於平均。

半導體業者首當其衝,漲幅14%高於平均。(圖片來源:台電)

根據台電發布的電價調漲受影響行業別,工業用電最高漲14%,包括半導體、其他電子零組件、光學儀器設備、金屬、照明設備、短期住宿、建築工程、國防、砂石礦業、用水供應等14行業別;車體製造、汽機車零件製造、塑膠橡膠、電信、清潔業等8行業別調幅7%;資料儲存媒體製造、自行車、信託基金與內需產業等則凍漲。

不過此次為顧及民生及穩定電價,住宅、小商店共約1,452萬戶,占全台用電95.2%凍漲,內需型、加工零售、超商超市等與核心CPI直接有關產業凍漲,台電一年還會有800億至900億元的虧損。王耀庭指出,民生電價維持在2.77元,但成本高達3.9元,中間差額還是需要政府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