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S 2024台灣國際工具機展,各廠商秀綠色轉型硬實力
台灣國際工具機展 (TMTS 2024) 昨天(3/27) 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盛大開幕,本屆展覽主題「雙軸智造 永續未來 DX & GX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以數位轉型(DX, Digital Transformation)及綠色轉型(GX, Green Transformation)為兩大展覽主軸,包含下述10大元素,鼓勵參展商聚焦展出兩大展覽主軸產品,展現台灣工具機產業持續追求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的決心
台灣國際工具機展 (TMTS 2024) 昨天(3/27) 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盛大開幕,本屆展覽主題「雙軸智造 永續未來 DX & GX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以數位轉型(DX, Digital Transformation)及綠色轉型(GX, Green Transformation)為兩大展覽主軸,包含下述10大元素,鼓勵參展商聚焦展出兩大展覽主軸產品,展現台灣工具機產業持續追求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的決心
環境部目前推出的碳費收費辦法草案,卻是集全球不同國家優待企業,放寬其減碳壓力的制度於一身,不僅在沒有總量管制的條件下提供類似歐盟ETS的「排碳免費額度」,亦有新加坡的「國際碳權折抵」,針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排碳大戶,還提供有優惠費率可供排碳大戶抵減碳費。
外界也經常把「碳費」與「碳稅」混為一談;一字之差,究竟差別在哪裡?
第一、主管機關不同。「碳費」由環保署收,「碳稅」則由財政部收;「碳費」可以專款專用於減排,例如用於發展減碳科技或成立氣候基金,「碳稅」則混入國家財政稅收,可用於社會福利或基礎建設。
第二,因主管機關不同,支出彈性也有別。「碳稅」因具有「統收統支」特性,用途更寬廣,可以廣泛的照顧民生,彈性較大;但「碳費」的使用範圍就較僵固了,例如《氣候變遷因應法》內已列了碳費9項用途。
「碳費」與「總量管制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很大的差異在於,後者透過配額,比較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但碳費,只是收費,未必可以控制到排放量,除非碳費的費率訂很高,否則不易促成減排。
美國交易所巨頭 Coinbase 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仍在纏訟,而這場訴訟也挑戰了美國加密貨幣運營框架。主因是因為 SEC 對 Coinbase 發起未註冊運營的指控,它可能會為數位資產的監管設下先例,重新塑造加密貨幣產業的景觀。
這場法律小規模戰爭的結果預計將對美國的加密貨幣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法院支持 SEC,可能會要求交易所運作在類似於國家證券交易所的相同規則下,引入新的限制、披露規定,並可能限制零售投資者可接觸的代幣種類。
當前的加密貨幣牛市,可說是比特幣現貨 ETF 一手帶起的「比特幣牛市」,每個交易日的資金流入狀況,牽動著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競爭幣 (altcoins) 漲勢在不同類型代幣中擺盪,並且以迷因幣當道的情況,更可以應證沒有可觀的外部資金流入比特幣以外的市場。
Coinbase 作為所有比特幣現貨 ETF 的託管商,若是它的託管資格受到質疑,或是交易所業務涉及未註冊證券,可能都會對比特幣現貨 ETF 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解凍格陵蘭》計畫由歐萊德發起,與重視氣候議題的聯合報系與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倡議,更獲得聯合國認可機構世界氣候基金會(World Climate Foundation)與RE100 Climate Group CDP的共同支持。
此紀錄片的精華版,先是在紐約聯合國大會(UNGA77)氣候周、COP27全球氣候峰會與經濟學人永續論壇發表,獲熱烈回響,並累計超過400家學校、2,000家以上企業共同響應公益播放。全球首映會後,歐萊德持續開放授權環境教育完整版本的紀錄片,給予同樣關注全球氣候議題的單位公益放映。